A股市场近期突破3500点整数关口,短期放量上涨的态势点燃了市场热情炒股配资杠杆,“大牛市”的声音再度浮现。
然而,历史经验与市场规律反复证明,指数关键点位的突破往往伴随着复杂的震荡与博弈。
对于3500点以上的走势,需从时间维度、估值逻辑、政策导向及市场结构等多层面冷静研判,避免被短期情绪裹挟。
3500点之上夯实不足,短期回踩整理概率犹存。
7月份“快速上冲”,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资金在突破关键阻力位后的短期亢奋,但也埋下了筹码交换不充分的隐患。
历史上,任何一个重要点位的站稳,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完成换手洗盘:低位获利盘的了结、高位套牢盘的解套、新增资金的逐步入场,三者形成的平衡才能构筑新的支撑平台。
因此,短期内指数短暂回踩3500点以下进行整理,并非意外,反而可能是夯实3500点基础的必要过程。
3500点的突破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但截至目前,指数在该点位上方仅收盘2天,无论是换手规模还是震荡幅度,都远未达到“站稳”的标准。
随着中报披露窗口期临近,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将逐步提升,资金博弈可能更趋谨慎。
某某队资金的动向也释放出类似信号。周五沪深300ETF及四大银行股的走势呈现“稳节奏”特征,既未过度推升指数,也未放任回调,这种“托而不举”的操作逻辑,本质上是引导市场避免急涨急跌,为中长期行情预留空间。
若3500点能够有效站稳,从估值、基本面与政策面三维度看,A股震荡向上的态势将进一步明确,但这绝非“大牛市”的起点,更可能是“慢牛”的延续。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的性价比优势显著。截至目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12倍,上证指数市盈率15倍,远远低于美股三大股指市盈率。
即便指数上涨至3800点(涨幅约10%),沪深300市盈率升至14倍多,上证指数市盈率升至1.7倍多,仍处于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低位,与中国经济基本面及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相匹配。
从政策面看,今年4月的重要会议已将“稳住股市”置于“稳住楼市”之前,明确了通过股市财富效应拉动消费、提振经济的导向。这种政策呵护态度,决定了市场难以出现系统性风险,更可能呈现“进二退一”的震荡上行特征。
但需警惕“大牛市”论调的干扰。历史上,多数投资者在牛市中亏损,根源在于高位盲目追涨——在指数快速冲高时,持仓筹码反而多于底部,甚至通过融资加杠杆,最终在回调中陷入被动。
值得关注的是,3500点至3800点区间存在三道关键阻力:2018年1月的3587点、2023年10月的3674点、2021年2月的3731点。这些点位既是历史套牢盘集中区,也是市场心理关口,突破过程必然伴随反复震荡。本人相信今年大概率会突破以上三个重要点位。
指数在3500点上方的运行,将更考验投资者对市场结构的把握。
历史经验显示,银行股等权重股回调时,中小市值成长股往往更具弹性。
但需强调,所有热点最终都需业绩验证。脱离业绩支撑的概念炒作,如同无源之水,难以持续。
中报披露期临近,需重点筛选“概念与业绩共振”的标的,避免盲目追逐题材。
总结:震荡中前行,谨慎中乐观!
对于下周行情,指数大概率在震荡中缓慢抬升,既不会延续短期暴涨,也难以出现深度回调。拉长年底,在估值优势、政策呵护与产业升级的支撑下,市场整体趋势向好,但“慢牛”而非“疯牛”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投资的关键,在于摒弃对“大牛市”的幻想,树立慢牛思维:在3500点下方大跌之时要敢于布局,在板块轮动中聚焦业绩与逻辑,而非情绪与噪音。唯有如此,才能在3500点之上的行情中,既把握机会,又规避风险。
炒股配资杠杆
恒信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