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201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2017年,搭建医联体制度基本框架,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每个设区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试点,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共体,鼓励医疗资源充裕的县(市、区)建设多个紧密型医共体。
重点来了!
福建省明确提出:
建立医联体内部统一的药械采购机制,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与配送,推动医联体内处方流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部分临床急需的院内制剂在医联体内可调剂使用。
医保对紧密型医联体采取打包支付,建立“统一预算、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机制,结余留用的医保资金纳入医疗服务性收入,形成医联体内部统一的利益导向,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医联体内部可按照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将闲置设备、设施流转到急需的医疗卫生机构。
医联体内药品、耗材统一招标就是带量采购、二次议价上的一个大招!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各医联体再进一步带量议价,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比省级中标价更低的最终成交价格。
再加上医保对紧密型医联体采取打包支付,无疑是要将耗材、药品纳入成本要素,如果要降低收费成本,就必须大幅度砍掉耗材的价格,形成一个倒逼机制!
而对于医联体内闲置设备、设施的共享,也就意味着医联体对于医疗设备成本的控制进一步加大!
全国各地医联体遍地开花
随着4月份,国务院发文,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联体。医联体内统一招标、分级诊疗、共建影像、检验和消毒供应等中心。近日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统计显示,“医联体”在该省已实现全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市)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所有省、市、县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建立各种模式的“医联体”305个。而全国范围内各个省份医联体建设也是如火如荼!
而这对医疗器械行业也产生了颠覆式影响!
医院终端市场将被颠覆
1、三级医院数量上被限制
随着全国范围内医联体的建设,三级医院数量上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三级综合医院数量上的限制。目前医联体内对三级医院的定位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所以相对来说更扶持三级专科医院,对三级综合医院是“保守式打压”的姿态。而在门诊量上,分级诊疗,资源下沉,为了顺应分级诊疗,降低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是改革的必然措施,三级医院门诊量被冲淡也在情理之中。
2.大批二级医院转型养老院
医联体内,受益最大的将是县级医院,有大医院的帮扶,有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转诊,门诊量、业务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而且国家还舍得给县级医院花钱更是促进了县医院快速成长。
但是问题来了,并不是所有县级医院都会在医联体中崛起,一部分扶不起来的阿斗注定要转型。
今年年初,上海市卫计委曾发文鼓励现有二级乙等医院功能转型,鼓励部分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
护理院。北京市也提出,二级医院要向康复、养老护理类医院转型。
对那些实力不强的县级医院,这无疑是一个大危机。
3.康复机构大批崛起,康复医疗设备紧缺
目前,我国专业康复机构资源不足,在医联体建设中,国家也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甚至为了鼓励发展三级康复医院,其设置数量上不受规划限制。
这必然意味着康复医疗机构的加速扩张,而康复医疗器械也将会迎来井喷式发展!
4.独立医疗中心遍地开花
为了实现医联体区域资源共享,国家鼓励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
首先从开办上,国家卫计委曾先后下发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来支持这些中心的开办。
而在实施中,为了加快县域独立医疗中心的建立,也有地区将多家县医院检验科直接交由第三方进行并购。
随着医联体内这些独立医疗机构的遍地开花,检验、影像、病理等中心只归属医院的时代将被打破了!未来这类耗材、试剂、设备类供应商也必然得调整市场策略!
医联体内统一招标,二次议价将大行其道
“量价挂钩、以量降价”是目前医联体最为人所知并且已成趋势的议价筹码,全国多地已出台的医改方案或是相关配套文件等中,实行或鼓励医联体带量采购的内容层出不穷。
正如福建省此次医联体建设提出的要求,医联体内部统一的药械采购机制,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与配送。这无疑是二次议价的的最大招!
而8月份陕西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更是再出大招,除了药品、耗材,更是将对医疗设备也要探索实行统采统配!
医疗设备采购上一旦统采统配,厂商原有的一家家去卖,只需“公关”一家院长的模式,定然是没法走通了。设备厂商也要像药品、耗材厂商一样,习惯于医疗设备的集中、公开招标采购,习惯于各家医疗机构一个价,习惯于让利低价销售。
医联体建设,某种程度上,也是医院、供应商在药品、耗材、设备利润上博弈的过程!而未来利用医联体二次议价,降价必然是大势所趋,经销商如何趋利避害,选择好的终端市场至关重要!